井蓋的承載能力要求越來越高v
發布人:管理員 發布時間:2016-12-10
井蓋是通往地下設施的出入口頂部的封閉物, 凡是安裝自來水、電信、電力、燃氣、熱力、消防、 環衛等公用設施的地方都需要安裝井蓋。隨著我國 經濟的飛速發展,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又迎來一個新 周期,井蓋在城市規劃和道路建設中的市場需求量 巨大。但是井蓋被碾壓而破損情況時有發生,導致 道路及設施安全性下降。本文從各類井蓋標準談 起,分析標準設置的合理性。井蓋模具的承載能力是衡量井蓋能否在道路上使 用的關鍵指標,如果承載能力不高,使用時被壓壞 則與鑄鐵井蓋被盜并無區別。因此,不論使用何種 材質作井蓋,在道路上使用,至少要達到《鑄鐵井 蓋》標準規定的 36 t 的試驗荷載。隨著城市的發展, 道路越來越寬,車流量越來越大,載重量越來越高, 對井蓋的承載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。因此,新型材 料的井蓋不僅要達到現有《鑄鐵井蓋》標準,而且 應超過此標準。如果要制定新井蓋標準,建議承載 能力的劃分和規定應參照歐洲標準 EN124,機動車 道上使用的井蓋的承載能力不低于40 t。制品結構設計:SMC復合材料井蓋是受力結構產品,井蓋模具上部受壓,而下部受拉。根據復合材料的可設計性,可以根據井蓋不同部位的受力要求而設計、使用不同復合材料。同時設計井蓋的合理結構,使復合材料受力均勻,從結構上讓復合材料受力更合理,讓井蓋承載能力更高。成型工藝:選擇合適的模壓成型工藝參數同SMC復合材料相匹配,提高模壓制品的品質也會提高SMC復合材料井蓋承載力。
再生樹脂合成井蓋利用現有條件和本地充足廢舊塑料(生活垃圾)及工業鍋爐廢渣,加以玻纖下腳料作為抗載與藕連,以廢鋼筋焊成鋼架作為龍骨,加以增強耐寒,耐老化等處理制造,成本低,各項理化指標達到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建設行業標準》GJ/T121--2000.利用廢棄垃圾廢塑料及工業廢渣,(粉煤灰,石粉)就建筑廢料(鋼筋)加以高科技含量的化學助劑和先進精密科學的工藝流程,研制出造價低,結實耐用,沒有回收利用價值,不被偷盜,外形美觀, 耐腐防噪的再生樹脂合成井蓋,為我公司實現垃圾處理資源化,環境治理產業化的企業目標邁進一大步,再生樹脂復合井蓋研制成功不但彌補了模具設計:主要是產品分型面設計,合理的分型面設計也會提高SMC復合材料井蓋承載力。 外形美觀:線條簡捷,銀色外表,現代潮流。不飽和樹脂作基本材料,用30-50mm短纖維和鋼筋作增強材料,用碳酸鈣作填充材料,在一定溫度下壓制而成。由于鋼筋是金屬材料,而BMC是有機材料,BMC的熱膨脹系數是鋼筋的兩倍,且因鋼筋表面生銹,而使BMC與之復合時界面結合不牢,溫度發生變化時,鋼筋與BMC材料之間界面會形成應力,加之車輛反復碾壓,會導致鋼筋與BMC界面分離,最后井蓋模具喪失承載能力。